查看原文
其他

《照片的罗生门:批评与建构》- 邢千里分享会实录(8500字)

邢千里 蚂蚁摄影
2024-08-30



 蚂 | 蚁 | 摄 | 影 | 

批评若不自由  赞美则毫无意义



海报制作:二姑娘



蚂蚁隔壁班--邢千里在线分享会声音版

特别鸣谢:

语音整理:玫瑰之上


《照片的罗生门:批评与建构》


大家晚上好,我是邢千里。
 
很高兴有机会再一次来到蚂蚁跟大家聊天。今天聊天的主要内容是结合我的新书——《照片的罗生门》,给大家汇报一下我这些年写作和思考。
 


我的分享大概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真正的批评都是善意和建设性的。
第二部分:我的批评立场。
第三部分:批评也是写史的一部分。
第四部分:人人都是批评家。
 
首先给大家聊一下批评的概念,什么是批评。我在浙江传媒学院开了一门课,名字就叫《艺术批评》。因为主要是针对摄影系的同学,所以说在具体的内容上偏向影像多一点。
 
一说起批评,好像就是一种比较攻击性的,比较激烈的批判甚至批判性的东西。好像主要是针对对方的问题毛病,说怎么不好,有什么问题。其实这已经偏离了批评的本意了。
 
其实批评本意上是一个中性词。
 
批评之所以让我们觉得有些尖锐,或者有批判的意思,主要在这个批字,它的本意不是我们现在的概念,而是批阅,批划,只是表示一个动作。批评主要是通过对某些书、文章某些内容进行重点标注,阐释,表达自己的理解或者观点等,当然是中性词。
 
蚂蚁有句名言,就是批评若不自由,赞美就毫无意义。我非常欣赏这句话,也非常赞同。但是怎么理解这个批评的自由?我想谈谈我的想法。其实最难的就是怎么才能做到所谓批评自由,或者是怎么样才算是批评的自由。
 
首先,我觉得中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文化生态,是个人情社会,信奉中庸之道,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看待他人作品或者是想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会有种天然的一种犹疑感。
 
再就是,我觉得批评的自由又是相对的。现在网络、媒体非常发达,批评似乎又显得过于自由、过于随意了,有一种碎片化、随意化和情绪化的倾向。
 
第三点,我个人觉得所谓批评自由,应该是基于一定的文化和学科基础的一个自由,包括一种独立的思辨精神自由,这才是真正的自由批评的前提。客观来讲,这方面的我们的积累和人才建设还是很不足的。就我而言,作为一个高校教师,我是特别能希望在一届届的学生中发现一些理论批评的苗子。但实际上有意愿和有能力从事这方面学习的同学是非常少的。这也是中国当代摄影理论和批评的一个现实。
 
最后就是建设性。我坚持认为摄影批评肯定是要有建设性的。我们不能把批评看成一种发泄式的、情绪化的东西,而针对于某个具体的摄影师或者摄影作品的非理性写作或者发声,这是肯定不对的。我认为不管什么样的批评,本质上应该都是善意和建设性的。
 

 
有同学给我看微信推送,一个叫魔鬼公子的小朋友发了一些东西。同学就问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我的大概态度就是:年轻人有这种批判精神和勇气是非常可贵的,这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你的表达可以尖锐,你的论证可以个人化,但一定是要以理服人,最重要的是不能就事论事,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要从个别——不管是摄影师还是作品——上升到对中国当代摄影普遍性的一个认知和探讨上去。我觉得这是应该要特别注意的东西。
 
我这本新书主要是我近六年来在《中国摄影报》《中国美术报》,包括《人民摄影报》《美术报》等等国内的一些摄影和美术媒体上发表的专栏文章的一个精选和润色。
 


比如说这一篇(《当代摄影中哪些被狭隘化的乡愁》),发表在2020年的《中国摄影报》。狭隘化的乡愁,我是在谈一个现象,我们中国摄影师,包括中国的文学家、画家,你会发现从《诗经》开始,几千年来一直在写乡愁,这是一个主要的话题。乡愁如何表达,特别是作为一个新语言的摄影如何表达乡愁。我更愿意从现象和问题上去探讨,而不是针对个别人或作品。也就是站在一个普遍性的高度看当代摄影中关于乡愁的话题,当然乡愁还延伸出了一些比如说身份、亲情,漂泊等诸多子话题。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往前看、往后看,看得更远一点,而不是争论哪个作品拍的好不好,哪个作品是否雷同,我觉得这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中国的当代摄影,包括之前的摄影有哪些成绩或者问题,这是我们搞批评或理论研究最重要的目的。
 
有建设性的本质其实就是善意的。经常看我专栏文章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的切入点往往都很小。到最后往往会拔的稍微高一点。比如这篇是在谈摄影的企图心的问题。(下图)


当然这不代表我回避问题,或者是不敢去提某些作品,也不是的。我之前有很多文章里面就多次提到一些具体作品。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一下这一篇《被重塑的人格》。摄影作品的人格塑造问题,往前追的话,还可以追到当年拍印第安的那个柯蒂斯(对于印第安人苦难史的诗意化表达)等人。
 



《照片的罗生门》书影
 

(美)柯蒂斯:《北美印第安人》
 
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的话,重塑人格的问题中西方都有,只是在中国特殊的文化基调中会可能更凸显一些。比如说老人就一定是朴实善良的,我们喜欢把他(她)表达特别慈祥,特别忍辱负重;儿童一定天真无邪,农民一定勤劳隐忍等等。如果明白这一点的话,你看我们中国摄影近200年的发展,你会发现我们的肖像摄影,即使是新闻摄影,确实在人格塑造上、在情绪打造上有一定的这种风格化、类型化的问题。
 
下面再说第二点,就是我的学术历程。
 
批评在我看来就是一种创作,这是肯定的。我一直坚持向学生传递一种观念:摄影批评虽然是写作,甚至可能是口头表达,但是本质上和拍照、文学、绘画是一样的,是创作。既有理论的部分,更是个人创作。因为说到底,批评是一种个人化东西。
 
批评没有定论,也没有说谁是正确,谁是错误,它的价值在于是否创新和对别人有启发意义,能够自圆其说。这就是好的批评。
 
我的批评立场是基于我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学术背景。我一直坚持认为摄影是文化的一部分,摄影人是社会的一部分。我本人是中西方艺术史出身,所以说会自觉不自觉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摄影。
 
摄影和绘画作品一样。我经常给学生说的就是为什么在清朝会出现这种绘画,为什么在80年代会出现这种摄影,或者为什么90年代会出现那样的文学?首先明确背后的权利话语是什么。什么造就了这样的作品和这样的创作者,这是根本。
 
反过来说,摄影也应该同时肩负对一个时代和一个社会使命。摄影应该站在大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去加以审视。而且生活本身就是摄影,摄影本身就是生活,不能截然分割开来。
 
特别是与摄影密切相关的文学、绘画,包括政治,宗教。等等,这是最为相关的学科。就我的原生家庭来看,我父亲是作家,我的二哥是油画家, 我的文章主要是站在这个艺术史、文学、绘画以及童年生命记忆的角度审视摄影。我觉得我的童年过得是比较愉快的。童年的记忆对每个人影响都很大。小时候的伙伴,狗、鱼、猫等小动物,和小伙伴去偷西瓜,一起放风筝等等,对于自然,对于生命,对于一些本质的东西,我个人还是很在乎的。
 
从这本书的目录大概就能看出我的一个批评视野和立场问题。

我首先会注意一个追本溯源的问题。
 
第一章就是说摄影本身的一个信仰基础。因为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会指挥我们的实际的行为。我们信什么?我们喜欢什么,我们追求什么,会决定我们看什么或者去寻找什么,捕捉什么。我觉得这是前提。第一章文章虽然不多,主要就是探讨这个问题,东西方信仰的基石。
 
我在《中国摄影报》的批评专栏是从2015年开始的。第一篇专栏文章的内容是什么呢?
 
有一次同事送我了两张京剧票,杭州大剧院。可能是受我父亲影响,我也比较喜欢看京剧,虽然唱腔和内容我都比较熟悉了,但是真正坐在现场看,还是感慨颇深,整个人很快就进去了。进去之后,我就在想,我在看什么?剧情、唱腔我大概都了解了,那我为什么还喜欢看这些东西?然后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摄影,又想到了郭德纲。这完全是不搭嘎的三种艺术形式。
 
我就一边听,一边就开始胡思乱想。从它们的形式、内容包括观众的反应、观众的期待等等。我就在京剧、郭德纲,还有摄影之间找到了一个内在的线索。回来一气呵成,就把这篇专栏写完了。
 


这篇文章也暗示了我自己的一个批评立场和特点:跨学科、跨领域。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我在《中国摄影报》的这篇文章,或者我的公众号“千里围城”里也有。  
 
基于这样的一个批评习惯或者思维模式,2019年我的女儿嘟嘟出生,她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我的一个观察和思考的对象。
 
生活就是摄影,生活就是艺术。她在十几个月的时候,还不会走,手就开始抓着我手机玩儿,乱扒拉,乱点,不停试着把手机打开,当然是打不开的。但是她经常会按到那个拍摄键,她就胡乱的点,胡乱的戳,这是其中一张她点出的照片。当我就看她在那乱碰乱点,觉得很有意思,突然想到了莫毅先生,我在给我给同学们讲授《中国摄影史》这门课的时候提到了莫毅先生。
 


 

莫毅《我身后一米的风景》
 
这是他上世纪末拍的一组作品,就是《我身后一米的风景》。大家可能知道,作品强调一种无意识设定,其实是一种半意识设定,因为它毕竟他在控制快门。然后把相机背在身后,走街串巷。其实他是在以一种半控制的方式去记录那个时代人们的表情。
 
我觉得很有意思,内容上你可以觉得很有时代特征,还有一种文化肖像的东西。它又是一种对于摄影本体风格的一种创新探索。但是在我看来,这还是不够纯粹的无意识,因为他知道他要什么。虽然最后的画面不是百分之百他能控制的,但是走哪条路,几点出发,然后快门的速度和相机的位置与角度,莫毅大概是能够预测到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照片的。 
 
而我这个15个月大的女儿,她在乱点手机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她也不知道得到什么照片,她也不期待得到什么画面、构图、色彩或者甚至说主题。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无意识摄影”。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经常说摄影的客观性。怎么可能?!我上课一直给学生强调,纯粹的客观性是不存在的,绝对不存在。只要人你有意识举起相机。你什么时候按快门,什么角度,什么景深,已经决定了你对这个作品的一个预设。
 
所以说我就根据女儿这些调皮行为写了一篇文章,我就发表在当月的这个《中国摄影报》我的专栏上——“千里随谈”,题目就叫《女儿的“无意识摄影”》。
 
这就是我的刚刚说的我这个文化立场和基本态度问题。我觉得生活就是摄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社会的部分。不管你是玩什么风格的摄影,什么类型的摄影。在我写批评的时候,也是基于这个样的态度。这就又牵扯另一个问题了,就是我的思维习惯和写作习惯。
 
我知道群里可能会有我的学生,不管是在校的还是毕业的。如果要问他们说邢老师教你们的最核心的这八个字是什么?我相信不管他多么讨厌我这门课,多么没有时间听,但是一定记得我这八个字,因为我一直跟他们反复强化这八个字。
 
哪八个字呢?
 
外儒内道。胡思乱想。
 
这八个字,我的阐释跟大家的理解可能会略有不同。特别是胡思乱想,这在我看来都是非常褒义的,不是贬义的。
 
外儒内道是最核心的四个字。在我看来,虽然时代变了,但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知识分子内在的一致性本质上没有太大变化。不管传统的文人,还是当代知识分子,摄影师也好,文学家也好。儒和道对中国人文化塑造和精神品格的打造,是非常深刻的,我们会在有意识无意中来表现出这种特征,那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都知道中国本土的这两个所谓宗教,其实本质上不是宗教,因为它们不涉及终极问题,但是它们对中国的文化和人格的形成影响太大,几乎接近于宗教的功能。
 
儒是秩序、规则,是现实的东西,而道决定我们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于特别是对文学艺术影响极大。一般来讲,儒强调一种现实的规矩规范,自我约束,礼仪道德,而道强调出世的、自由的、洒脱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说儒道两者本质上是矛盾的,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性格有一种内在的矛盾对立统一性。这也很深刻地反映在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当然也包括摄影。
 
如果分析我们历代的文学、艺术作品和摄影作品,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一点。我在上课上已经无数次给学生举过例子,在理论角度给他们辨析过。
 
再就是胡思乱想。在我看来这是摄影师,特别是年轻学生必须要做的事情,你不会胡思乱想,就不要搞摄影了。不管是图像还是文字还是概念,我都喜欢追根溯源。然后再去看它的发展演变情况。胡思乱想,拆开就是胡乱和思想是吧?胡指的是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乱就是当时儒家知识分子对于这个乱世的一个不满的表达。乱的反义词就是治,治世。
 
我给学生说的就是,如果你不会胡思乱想,那你搞什么艺术,你搞什么摄影呢?如果一个普通百姓看到一朵花,花很漂亮,说像个小姑娘一样,你脑海中显现出来的也是个小姑娘。花像姑娘一样,你想的和老百姓想的是一样的,普通人想到了一,你也想到了一或者想到2,那你就不要搞艺术,对吧?要想的更多,想的更多才行。就像我刚才说的,我去听京剧,我就会想我为什么还喜欢看东西,到底是什么让我着迷。一举一动,唱腔,小表情,一个媚态或者和调皮的表情都是。那郭德纲为什么我也喜欢看?好的摄影作品,经典摄影作品怎么才能打动人?为什么很多好的作品我们还是愿意反复去欣赏?
 
这样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去思辨作品,去进行批评写作。外儒内道,胡思乱想,我经常给学生开玩笑说,这是我毕生所学,都给你们分享了。你们要多练、多体会。还有一句话,我们是只针对作品本身,也是善意和建设性的。那篇文章有关于张克纯先生的文章,大家没看的话可以看一下,挺好玩的。我就给学生讲,张克纯的作品本身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时代会产生这样作品,以及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还获得很多奖?它的图像、它的风格、它的情绪,都有哪些渊源和值得思考的地方。从创作者,从图像本身的演变,从传播角度来看,评价角度来看,你能想到什么?
 
比如说你看到张克纯的作品,你想到的不能只是张克纯,不能只是北流活活。站在大的一个当代摄影来看,为什么会出现张克纯,为什么会有争论?争论的角度有没有道理?所谓道理是站在哪个角度的道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理,张三有张三的道理,李四有李四的道理。你20岁的时候看作品,是这个道理,等到了40岁看同样的作品又会有另外的道理,是不一样的。道理本身没有对错,它只是不同群体和不同阶段的东西。这是我让同学思考的东西,而不是有没有模仿的嫌疑。
 
好,下面我们接着分享第三部分,批评也是写史的一部分。
 
大家都知道,我2020年出了一本专著,《中国摄影简史》。我这些摄影史教学其实是始于西方摄影史的教学,就是《世界摄影史》,顾铮先生的那一本。胡思乱想,我看到这个摄影师我就会想,谁影响他,他又影响了谁?和中国同时代的摄影师相比有什么样的关系和影响?自然而不自然地在上课的过程中,所谓教学相长。这本书在我的脑海中就逐渐变得特别厚。我有太多东西要去了解或者去思考。
 


所以说教了一两级后,就萌生了自己写一本中国摄影史,甚至开这门课的想法。然后查了大量资料和数据。还是那句话,写史和批评时都是个人的,现有的很多的教材、书都很有特点,但是我觉得我要来上的话,或者我来要阐释传播的话,那要有我的价值观进去,我的趣味进去,我的立场进去,最终形成自己的一个体系。
 
所以我还是决定自己写一本,加入了自己一些不成熟想法,最终形成2020年的这一本,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多看看,然后给我提一些建议,我自己也遇到很多问题,下一步还要修订。
 
关于这本书中国摄影简史,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就是有读者朋友向我问过,为什么不写2000年之后的中国当代摄影?说实话,我想写任何一个治史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成果比较完整吧?近20年中国当代摄影没有写,那肯定在结构上就有点遗憾,这是肯定的。而且这20年来中国摄影发展很快,体量也好,丰富程度也好,影响力也好,都是在大幅前进的。
 
但我还是有一个原则,就是我看不清的,我不写,没有足够沉淀和梳理的,我不写。这20年太近了。我们身处这20年之中,身处当代摄影之中,我们是其中一分子。太喧嚣了,我还无法真正跳出来,我也是活在当下的人,我也是个普通的中国人,普通的知识分子。第一,我没有能力写;第二,我也不可能完全的跳脱出来,理性地看待这20年的中国当代摄影。
 
那怎么办呢?我就采取这种折中的方式。我用另一种写史的方式去写,那就是摄影批评。这两年我写的批评特别多,从2015年开专栏以来——其实之前我也写了不少文章了,但是主要是当代艺术方面的,这些年我陆续写了有两百多篇。
 
批评同时也是一个理论的梳理过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摄影史的写作,或者你可以说批评也是一种特殊的写史。要去论证,要去言说表达,而且还要让人觉得有点道理,能够自圆其说。
 
就这样,摄影批评写作其实在帮助我自己慢慢的对中国当代摄影这20年有了一个态度或者说线索,也许未来的两三年,我会把这20年的中国当代摄影进行简要的一个补充。作为第七章,把我这本中国摄影简史真正写完。
 


当然会很慎重,因为当代摄影确实太复杂,太丰富了。我个人能力有限,需要多听别人的意见,然后多从其他学科进行参照。所以说其实在写这些专栏文章时,我有意识无意识从历史的角度去写,可以说这是一条暗线。
 
所以我这本新书《照片的罗生门》,就像后记里说的,其实这是中国摄影简史的一个延伸,一个补充,一个尝试性,一个探索。虽然一个是通史,一个是专题性的批评写作,但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希望大家能对其中的一些文字和观点提出建议和批评。特别欢迎。批评也需要批评,甚至批评更需要批评。
 
最后一部分:人人都是批评家。
 
我这句话的原型大家都知道,来自于德国的大艺术家博伊斯的名言。
 
这句话的背景就是德国二战之后的一个民族复苏的问题,一个精神凝聚力重建的问题。所以艺术家提出了一个社会雕塑的概念,每个人包括艺术家本身,包括摄影家本身,都应该像一个像雕塑家一样,为这个无形的社会雕塑重建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就是说一个文学作品,一张摄影作品,或者雕塑作品,一首音乐,都可以帮助社会重新恢复自信,恢复一个集体的面貌和力量。我觉得摄影也肩负这样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觉得中国当代摄影理论和批评,特别是批评这一块人才是非常欠缺的。愿意去学习的孩子不多,因为要求东西太多了。而且比较清贫,比较寂寞。又不像摄影创作那样,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社会回报或者更容易找工作。
 
这就形成恶性循环了,愿意从事的人越来越少。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作为我而言,不管是一个普通的写作者、批评家还是高校老师,我一直都在尝试去推动这个事情。我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大家去思考、写作。在我的指导下,浙江传媒历年同学已经发表了摄影这方面的文章大概有四十多篇了。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包括其他的一些媒体和平台。
 
这一篇是我的一个学生写的,发表在中国摄影报上,他刚刚毕业不久。
 


我还是希望有更多这样的同学——不管是我们学校还是群里边各位朋友,包括你们的学生或者是朋友,年轻人,有兴趣可能的话多了解和参与一下中国摄影的理论和批评的发展。
 
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上来说,人人都是批评家。这也说明当代批评的困难,另一个层面的困难就是标准的泛滥化、表达的随意化,甚至是情绪化、个人化。就像我的这本书的名字一样,《照片的罗生门》,同名文章发表在我的《中国摄影报》专栏上。
 


我以这篇文章的题目作为此书的书名,是因为在我看来摄影发展这么多年,不管中国还是西方,其实摄影所谓的客观性,所谓的记录性变得越来越模糊暧昧,甚至有被曲解的问题,这同样反映在理论和批评上面。我小时候这张照片是谁拍的?什么时候拍,当时为什么拍,当时看什么书等等。这张照片看似是个明晰的照片,其实越思考,越去审视,你会得到越模糊的一个答案,越困惑。摄影不也是这样吗?
 
所以说当代社会是一个人人都是摄影家,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哪怕在微信上留个言,吐槽两句。这个作品喜欢或不喜欢,不管有没有道理,不管是不是严肃的,都算批评。当代摄影的这种传播、创作、创作和写作等等,确实充满了不同的声音和困惑,好像大家表达的更容易了,反而摄影本身变得更困惑了。我记得之前《中国摄影报》还组织过两次批评家写作,就是针对于某一年的展览,所谓的一个看得懂或看不懂的话题。我写的文章题目是《懂与不懂之间》。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
 
谢谢大家,谢谢蚂蚁。今天比较特殊,正好是世界读书日,我觉得挺有缘分的。因为疫情原因,出版社发给我的样书,历经周折,今天刚刚到。今天又在这里给大家做这个分享,特别开心。我这本书有很多观点也不成熟,但我至少是抱着一种真诚和善意的心态来面对中国当代摄影,重要是我的一个立场和文化态度。当代摄影也好,当代艺术也好,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可能就在于方向问题。
 
摄影理论,批评写作,是特别寂寞的。太吵闹或太喧嚣不行,但是,我们又需要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可以和大家交流,因为可以来检验和修订我们的一些思考。摄影批评跟性创作本就是一体的,我觉得谁也离不开谁。我平时特别喜欢跟摄影师交流,包括艺术家,同时我也希望我的文字在他们那得到一些反馈,或者是补充建议。当然是建立在一个理性基础上。
 
我写文章不针对任何个体的摄影师,就针对作品本身。所以说也希望大家如果有时间或者有意愿,我们可以就摄影这些问题去聊一聊,最终我还是想在摄影批评特别摄影史的建设中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可能未来一两年把我的中国摄影史再丰富一个新的版本,摄影批评再往纵深推一推。在我看来,理论研究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摄影史的研究。第二部分就是摄影评论批评。第三部分就是纯理论,比如摄影美学、摄影哲学、摄影伦理学等等。《照片罗生门》这本书算是我的第二阶段的著作。第三本就是我的摄影理论的一个写作,内容暂时保密。
 
好吧,《照片的罗生门》这本书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跟蚂蚁联系购买一下。希望大家多提出宝贵意见。再次感谢蚂蚁,谢谢大家。
 
再见!


END


“蚂蚁隔壁班”分享会安排:


1,陈吉堃,《我的摄影经历》 

2,刘翔,《影像艺术创作中的家庭影像题材研究》 

3,晨堂,《我和蚂蚁摄影以及世语新说》 

4,王雷雷,《学习摄影的新误区》 

5,安礼楠,《简明组照编辑逻辑》 

6,张杰,《伟大的传承-尤金·阿杰与沃克·埃文斯》 

7,张耀疆,《从“动物园”到街拍摄影》 

8,金晶,《跑了百来个国家不如在“蚂蚁”呆几年》 

9,唐浩武,《我拍农民工》 

10,饼,《地尽头》 

11,卓玛,《回望高原》 

12,刘强(蜗牛),《说“绿风景”抄袭,我有话说》 

13,大笨笨熊,《爱与吻-一个摄影师的自白》 

14,李岳,《摄影收藏存储与包装材料的选择》 

15,烟丝,《我看的那些有关照相与艺术的书》 

16,张宏伟,《我学习摄影的三个阶段》 

17,要有光,《手机影像创作》

18,朱昱安,《从想象到呈现》

19,李伟,《游走在边疆》

20,夏建国,《浅谈客观摄影与主观摄影》

21,戚勇,《关于手机新影像的思考》

22,滚刀肉,《让自行车回归生活》

23,袁徐庆,《空房间》-立体摄影作品的诞生

24,凌鹤,《婚礼摄影师自我身份认同》

25,白杉,《摄影书“生长”》

26,安光系,《风景摄影的历史与走向》

27,人自在,《向外放眼,向内观照-摄影与茶》

28,王福春,《生活中的中国人》

29,by5ff ,《帮你做出最漂亮的银盐照片》

30,Zhang lala,《中国摄影师如何走向国际舞台》

31,王庆松,《在希望的田野上》

32,朱洪宇,《摄影人如何走进摄影节》

33,林路,《摄影画册的鉴赏与收藏》

34,王若邦,《告别单一叙事》

35,刘杨,《从人性到物性-当代静物摄影创作指南》

36,商华鸽,《拍摄死亡》

37,齐林Lin,《撒哈拉往事》

38,李巍,《有些小事才是大事,比如那碗米饭》

39,王牧,《最短的长镜头》

40,卢承德,《苏州故事》

41,袁吉晴,《宝丽来的神奇故事》

42,袁洁,《打破套路化的摄影创作》

43,李继保,《英雄地》

44,濮演,《在路上》

45,邢千里,《中国摄影简史》诞生记

46,严志刚,《时代背景下,让摄影和自己发生关系》

47,杨寒,《关于时尚摄影二三事》

48,陆祎玮,《我在美国策张爱玲展》

49,龚月强,《观展志-摄影展览带给我们什么》

50,王志平,《遍地风流-普罗旺斯的恢弘抓拍》

51,钟林春,《从摄影到摄心》

52,刘翔,《马克·吕布黑皮书-摄影的传承》

53,阴彤,《我在英国讲故事》

54,袁园,《把“当代艺术摄影”作为方法》

55,周仰,《从写实到造境》

56,路万江,《古典相机》

57,柴柴,《辛迪·舍曼:这不是自拍》

58,要有光,《如何选择适合的拍摄器材》

59,宁舟浩,《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乡村》

60,李志国,《从2024相机到“重生”系列作品》

61,王攀,《故乡三部曲:一城一山一河》

62,马语者,《熟悉而陌生的大伙伴》

63,拉黑,《从罗福平到罗福平》

64,马浩冉,《古典摄影工艺的当代实践》

65,王仁伟,《船厂农民工》

66,棉布,《培根的文脉-介绍绘画大师弗朗西斯·培根》

67,郑忠民,《摄影:阅读与写作》

68,王若地,《黑白摄影的形式、空间和技巧表现》

69,王勇,《寻找乡村照相馆》

70,赛力克 · 木胡什《我们的太阳在路上》

71,靳华,《视觉日记》

72,张宏伟,《2000年以来的甘肃摄影》

73,吴小淮《群雄逐鹿 ——13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典藏与鉴赏》

74,于涛,《珠江——与河山的对话》

75,盖少华,《像之阴阳》

76,李檣,《我的故乡摄影与中国式纪实摄影》

77,邹璧宇,《一起来一次公路摄影》

78,王璜生,《重读1984年珠江流域的影像纪录》

79,刘劲勋,《 C Pluao黑碳料理》

80,张静,《记忆的图像变体》

81,王兵,《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摄影》

82,陈立群,《金石声(金经昌)一个跨界的摄影大家》

83,蛊师,《从摇滚乐到日常经验》

84,林添福,《2004-2021我拍祭龍》

85,刘江岭,《日本古建筑小史概要》

86,傅尔得,《《对话》与《在场》:当代摄影艺术在玩什么?》

87,曹梦鸽,《艺术史研究者的观看技术:从胶片幻灯片到虚拟现实》

88,张俊佳,《裸模10年-围绕摄影展开的生活》

89,严明,《江湖问答》

90,陆文鹏,《街头剧场》

91,钟华连,《从现在开始,去做一本摄影书吧!》

92,吃土豆的人,《吃瓜大会》

93,  戴显婧,《她在家-关于中国独居女性的爱与怕》

94,尤达任,《形式的内容》

95,颜长江,《我的道场》

96,王晶,《胶片是否还有意义-谈巴黎暗房与胶片复兴潮》

97,王欢,《女巫浇酒-关于当代艺术中的神秘学热情及其修辞》

98,李明,《西北行旅》

99,赵华鹏,《手机摄影的可能性》

100,王士杰,我的《青春》(第8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01,谭秋明,《我的“侯奖”之路-一位摄影的叔的成长过程》(第8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02,王晓岩,《大汖村--二十一世纪中国村落空心化的标本》(第8届侯奖获奖者系列)

103,辛宏安,《图像、文本、记忆——摄影系的学术脉络》

104,邸晋军,《通过古典面向当代的早期摄影》

105,李陟,《我喜欢的摄影书》

106,任冷霏,《在二维和三维中穿梭的摄影》

107,野生,《一本给奶奶的摄影文字书》

108,张耀疆,《我·接头摄影·摄影书》

109,邢千里,《照片的罗生门:批评与建构》

以上主题均已完成


以下主题即将进行

110,王晶,谈《裸手印画》:一部巴黎黑白暗房的简史

111,解海龙,主题待定

112,俞澜,《浅谈碳素印相工艺》

113,薛亮,主题待定

114,金酉鸣,主题待定


点击查看“蚂蚁隔壁班”1-102期分享会海报集锦


欢迎分享摄影经验、摄影故事,当然不聊摄影也可以
具体请联系令胡歌 微信:antphotos





—【蚂蚁摄影】—
批评若不自由  赞美则毫无意义

| 蚂蚁蚂蚁蚂蚁蚂蚁 |
日常事务请联系微信号 Antphoto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蚂蚁摄影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